热门专区

100种流氓软件疯狂窃取隐私,手机变卡顿元凶,网友怒斥:简直无法无天

日期: 来源:52游玩社区

100种流氓软件近期被网络安全机构曝光,涉及窃取用户隐私、强制弹窗广告、占用系统资源等恶劣行为。这些软件伪装成实用工具或游戏,诱导用户下载后疯狂收集个人信息,导致手机卡顿、耗电异常,引发大量网友投诉。

100种流氓软件疯狂窃取隐私,手机变卡顿元凶,网友怒斥:简直无法无天

恶意软件产业链暗藏黑色利益链

据安全专家分析,这100种流氓软件背后存在完整的黑色产业链。开发者通过捆绑安装、虚假广告等手段推广软件,每成功植入一台设备可获利0.5-3元。部分软件甚至与境外数据公司勾结,将用户通讯录、定位信息以每条0.1元的价格转卖。某款名为"WiFi万能钥匙"的软件被曝一年非法获利超2亿元。

更可怕的是,这些软件会通过云端指令随时更新恶意代码。即使最初安装的是正常版本,后续也可能被远程控制变成"间谍工具"。有用户反映,卸载后仍残留隐藏进程,需刷机才能彻底清除。

中招用户遭遇三重暴击

江苏李女士的案例颇具代表性:她下载某款壁纸软件后,手机开始频繁弹出赌博广告,相册里莫名出现陌生照片。经检测发现,该软件不仅后台偷拍用户面部,还私自将设备变成矿机挖矿。类似遭遇的网友组建了2000人维权群,集体控诉"手机变成监视器"。

安全团队检测发现,79%的流氓软件会强制获取20项以上权限,包括麦克风、摄像头等敏感权限。某款天气预报APP竟要求读取短信记录,其隐私政策中却写着"我们非常重视用户隐私"。更恶劣的是,部分软件会禁用系统安全检测功能,使手机彻底失去防护能力。

四招识别软件陷阱

查看应用商店评论时需警惕刷好评行为,真实差评往往被折叠。安装前建议用"应用行为记录"功能预判权限需求,若发现要求与功能无关立即放弃。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全盘扫描,推荐选择有"AI行为检测"功能的安全软件。对于已中招设备,最彻底的方法是备份重要数据后恢复出厂设置。

100种流氓软件黑名单已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官网公示。专家提醒,近期出现仿冒正规软件的"李鬼"版本,下载时务必核对开发者信息。工信部表示将联合应用商店开展专项整治,预计三个月内下架全部问题软件。

相关攻略